回顧近年來,中國人的日子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是同樣升高的血脂水平。據(jù)《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0》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目前至少有2億的血脂異常者,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
血脂水平升高,意味著血液中的脂類物質(zhì)更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積成脂質(zhì)斑塊,這就是經(jīng)常聽到的粥樣硬化。
如果血脂水平得不到合理控制,沉積的脂質(zhì)斑塊會不斷增多、增大,變得越來越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破裂。
一旦發(fā)生破裂,掉落的脂質(zhì)斑塊會形成血栓,隨血液可流動到任何器官,導致該器官的動脈血管發(fā)生阻塞,可引起諸如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心腦血管急癥。
血脂,其實也有好壞之分
血脂是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其他類脂的總稱。一般情況下,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血脂檢查,尤其是冠心病或動脈硬化家族史、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期后女性等人群。
在拿到檢查報告單后,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檢查指標。其中,我們重點關注以下4個——TC,TG,HDL-C和LDL-C。
TC:總膽固醇,正常值2.68~5.98 mmol/L
TG:甘油三酯,正常值0.56~1.7 mmol/L
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0.94~2.0 mmol/L
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2.07~3.12 mmol/L
這里面,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各種類型膽固醇的總合,可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則代表血液中的脂肪水平。
其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這3個指標與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檢查結果越高,則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對應越大。
與這3個“壞”指標不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恰恰相反,可把血管壁和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重新送回肝臟的作用,起到降低血管硬化風險、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
多數(shù)情況下,血脂異?;颊弑憩F(xiàn)為“壞”指標升高,“好”指標偏低。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個體情況不一樣,血脂異常的標準也不同。
譬如說,如果檢查結果的指標相同,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是正常,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就是高危因素了。因此,血脂異常的判斷需要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控制血脂的3大技巧,暢享健康生活
很多人都會有這么一個誤區(qū):血脂異常也沒什么大礙,平日注意下就可以了,一時半會兒不會導致什么大問題。
然而,血脂若不及時控制,就可能在血管內(nèi)壁上沉積更多的脂質(zhì)斑塊。久而久之,這些斑塊就像一個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那么在平日里,有哪些控制血脂的技巧呢?
1. 飲食要三低——低油、低鹽、低熱量。拒絕垃圾食品,多吃瓜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食物。
脂肪攝入上要優(yōu)先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種類,如魚油、植物油,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2. 健康生活作息——管住嘴,邁開腿。戒煙限酒,多多參與體育運動,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3. 謹遵醫(yī)囑,按時服藥。與其說聽信保健品宣傳的“軟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無副作用”等廣告語,還不如去正規(guī)醫(yī)院,聽從醫(yī)生的指導意見,按時按量服藥。如果感到病情好轉(zhuǎn),應該進一步復查,而不要擅自降低劑量或停止服藥。
除了高脂血癥,你可知心肌梗死還有哪些高危誘發(fā)因素嗎?點擊【下圖】參與測試,讓你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