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jīng)頂過了!
殘雪暗隨冰筍滴,
新春偷向柳梢歸。
朋友們,冬天已過,春天已至,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有些人卻十分苦惱??。
因為春季盛行的花粉??會誘發(fā)很多過敏性的疾病,過敏性鼻炎??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
那么過敏性鼻炎常用藥物有哪些?有什么區(qū)別?今天微醫(yī)君就給大家講一下過敏性鼻炎用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過敏性鼻炎主要用藥分為以下幾類:
一線用藥: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口服抗組胺藥、鼻用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二線用藥:鼻用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口服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減充血劑、抗膽堿能藥、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
01抗組胺藥
代表藥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抗組胺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抗過敏藥。
許多過敏性疾病,都是因為組胺過量分泌所導致的,因此它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首選藥物,可有效緩解鼻癢、流涕、打噴嚏、鼻分泌物增多。
第一代抗組胺藥主要有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賽庚啶等。
但由于選擇性低,可通過血腦屏障,會產(chǎn)生嗜睡等中樞抑制作用,因此禁用于高空作業(yè)、精細工作者合駕駛員等。
第二代抗組胺藥主要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還有鼻噴霧劑,如氮卓斯汀、卡巴斯汀等。
這一類抗組胺藥不易透過血腦屏障,因此嗜睡的副作用明顯減少,同時由于其選擇性強,降低了抗膽堿能副作用的概率。
02糖皮質(zhì)激素
代表藥物: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
很多人聽到“激素”二字就會覺得恐慌,以為激素的副作用很大,會有依賴性,會導致發(fā)胖等等。
其實合理使用激素絕對是利大于弊。
激素是一種皮質(zhì)類固醇,一般我們看到的“XX松”、“XX奈德”就屬于激素類。
它有很多作用,但最關(guān)鍵的是抗炎,通過抑制炎癥反應來快速緩解癥狀。
它可以有效減輕季節(jié)性和常年性的變應性鼻炎的癥狀,這種作用不僅可以在炎癥發(fā)生時起效,而且可以預防變應原季節(jié)暴露時肥大細胞和炎細胞的增加,抑制介導過敏性鼻炎IgE抗體的增高,因此這些患者在換季前鼻腔局部使用激素還可預防過敏癥狀加重。
鼻腔局部應用激素后的全身吸收率很低,副作用相當少見,最常見的包括鼻刺激感,多表現(xiàn)為燒灼感和打噴嚏。
因此長期應用一種低生物利用度的局部激素,用最低劑量以達到控制目的的治療方法是可取且安全的。
03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代表藥物:孟魯司特、扎魯司特
它是一種非激素類的抗炎藥物,主要是通過拮抗白三烯受體,能夠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能夠減輕呼吸道黏膜出現(xiàn)充血、水腫、炎性物質(zhì)滲出的炎癥反應狀態(tài)。
它有一定的擴張支氣管的作用,能夠有效的緩解氣道痙攣,改善氣道黏膜血漿滲透,降低氣道高反應性。
適用于伴有哮喘的過敏性鼻炎,對鼻塞的改善作用優(yōu)于二代抗組胺藥。
04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
代表藥物:色甘酸鈉、曲尼司特
主要是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各種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
色甘酸鈉和曲尼司特臨床較常用,對緩解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噴嚏、流涕和鼻癢癥狀有一定的效果,但對鼻塞的改善不明顯。
由于其起效慢,需提前2周左右用藥。色甘酸鈉口服無效,只能噴霧吸入。
05減充血劑
代表藥物:羥甲唑啉、賽洛唑啉
減充血劑也稱為血管收縮劑,它通過刺激血管上的α受體來使血管收縮,減輕水腫,從而起到緩解鼻塞的作用。
起效快,但長期使用這類滴鼻液,會形成某種程度上的依賴。
所以不能長期使用,一般連續(xù)使用不超過一周,每日不超過2-3次。
并且只建議用于那些鼻腔充血非常嚴重以至于妨礙其他鼻腔用藥應用的患者,和那些在鼻炎急性期引起睡眠困難的患者。
06抗膽堿能藥物
代表藥物:異丙托溴銨
它可抑制腺體的分泌和松弛平滑肌,從而減少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分泌物,減少清水樣鼻涕,但對鼻癢、噴嚏、鼻塞等癥狀無明顯效果。
一般在噴鼻后15-30分鐘起效。局部可能會有鼻粘膜干燥、出血等不良反應。有鼻腔出血現(xiàn)象的患者慎用。
根據(jù)過敏性鼻炎的嚴重程度,建議治療方法??:
輕度:一線藥物單一治療
中重度間歇性:一線藥物單一治療
中重度持續(xù)性:首選鼻用激素+二代抗組胺藥和/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季節(jié)性:鼻用激素+二代口服抗組胺藥/鼻用抗組胺藥
常年性:鼻用激素+鼻用抗組胺藥
另外在用藥的基礎(chǔ)上還可加輔助治療,比如鼻腔鹽水沖洗。它是一種安全、方便、價廉的治療方法。
具有稀釋粘液、改善粘液纖毛清楚功能、減輕粘膜水腫和減少鼻腔鼻竇中過敏原負荷等作用。
過敏性鼻炎必須防治結(jié)合,除了藥物治療,平時還需要采取預防措施,也就是避免或者盡可能減少接觸相關(guān)過敏原。
藥師溫馨提示:用藥需根據(jù)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本身,針對疾病不同階段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
提示x
您已經(jīng)頂過了!
版權(quán)所有:杭州微醫(y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衛(wèi)(03)網(wǎng)審[2014]015號 (浙)-經(jīng)營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