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頂過了!
測量直立 姿 勢,并與 標準參考 線作比較。受試者處在讓垂直線通過外跺前方的姿勢時,這條垂 直線應通過耳垂、頸椎椎體、肩關節(jié)、腰椎 椎體、股骨大轉子和膝關節(jié)前方。
從前面觀、雙足分開三英寸,該線將身體分為相等的兩個半部。髂前上棘 ( A S I ) S 應在同一平面。恥骨和ASIS在同一個垂直面。比較水平面的身體左右兩側的解 剖標記,包括膝皺紋、臀紋、骨盆緣、肩胛下角、肩峰、耳 和枕外隆突。另外.需觀察 棘突的排列和肋角。從Adam姿勢評定時,輕度的脊柱 側 凸也一目了然。上肢與 軀干的距離、皮紋和不相等的肌腹是不對稱的提示。足和踝的排列也要評定。
常見的有4 種類型姿勢:即脊柱前凸、脊柱后凸、背部側凸和平背。脊柱前凸姿 勢 相等于骨盆交叉綜合征 (PCS )。它是由于髂腰肌短縮、腹肌拉長引起 ( 也稱軍 事姿勢 ),多見于年青的體操運動員和舞蹈者,也是分娩后常見的一種姿勢。脊柱前凸是由于肥胖、肌張力低,胸椎 經常后凸,形成一 種后凸一前凸姿勢。
背部側凸姿勢,由于髓部伸展、髂腰肌被拉長、依靠韌帶的彈性,而不是肌主動性來維持姿勢,導致髂腰肌無力。背部側凸可伴有站立時.單腿受力的姿勢,尤其在青少 年。臀中肌無力使骨盆外側傾斜.闊筋膜張肌的張力增加起了部分代償作用。髂 脛束( ITB) 短縮,使股外側溝明顯。平背姿 勢主要是由于腰椎缺少運動,脊柱前 凸變平,該姿勢反映伸展功能紊亂。
提示x
您已經頂過了!
版權所有:杭州微醫(y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衛(wèi)(03)網審[2014]015號 (浙)-經營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