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肥胖人群越來越多,同時行減肥手術的人也較前明顯增加。減肥手術是針對體
重達到一定程度的肥胖癥的患者而采取的一系列外科干預的手段,主要包括袖狀胃切除
手術(SG)及胃旁路術等。有研究顯示,減肥手術會增加膽囊結石形成的風險。在減肥手術的手術術式中,患者行SG術后膽結石的患病率約在29%~48%之間,行胃旁路術后結石的患病率大約在49%~71%之間。出現(xiàn)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SG術后患者進食可正常通過胃十二指腸,手術沒有改變患者胃腸道的生理狀態(tài),而胃旁路術則重建了胃腸道以及損傷了膽道的神經(jīng)通路。
胃旁路術術中除了被關閉大部分胃的功能及小腸的長度外,手術還損傷了部分迷走神經(jīng),使膽囊的收縮功能收到影響,膽囊內膽汁向膽道排除膽汁減少,膽汁淤積而形成結石。另外胃腸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膽汁代謝以及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被打破,膽汁中膽汁酸、膽固醇、磷脂比例失衡,膽固醇含量增加,同時,膽囊收縮素的釋放減少,膽囊收縮功能異常,也加快了膽囊結石的形成。減肥手術與膽囊結石有關,那是否需要在進行減肥手術的同時切除膽囊,國外學者認為,不推薦減肥手術行常規(guī)膽囊切除術。另外,近年來,針對減肥手術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行減肥手術后服用
熊去氧膽酸能起到預防膽囊結石生成的作用。有文獻報道,在施行胃旁路術減肥手術后,對患者予以熊去氧膽酸和術后未給于熊去氧膽酸的兩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在行減肥手術后未使用熊去氧膽酸的患者患膽結石的幾率是使用者的20余倍。
目前認為在行減肥手術后予以熊去氧膽酸能減少膽囊結石的發(fā)生率,并且同時對行膽囊切除術來預防術后膽囊結石形成的概念提出了質疑。熊去氧膽酸可預防膽囊結石的原因目前考慮為:熊去氧膽酸是一種仲膽汁酸,在肥胖患者中,患者自身常常伴有脂代謝異常,熊去氧膽酸能增加膽汁酸含量,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使膽固醇不易析出形成結晶,從而減少了結石的形成。另外,減肥手術改變了胃腸道的正常生理狀態(tài),導致腸肝循環(huán)功能被打破,膽汁酸的來源減少,膽固醇的飽和度增加,結石容易形成,而肥胖患者行減肥手術后予以500mg左右的熊去氧膽酸替代治療,增加了膽汁酸的來源,能有效的有預防膽囊結石形成的作用。但也有人認為,減肥手術術后膽囊結石的形成不是手術方式引起,他們認為患者在行減肥手術后,體重的快速下降與膽囊結石形成有關。關于此不同的觀點,仍然需要醫(yī)務工作者進一步研究與解惑。
本文選自孫正鴻等,膽囊結石成因的相關性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