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逐漸普及,為廣大惡性腫瘤患者帶了了更多長期生存的希望,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視。
藥物副作用大小永遠是相對的。跟普通的藥物相比,抗腫瘤的藥物整體副總用大得多,包括靶向免疫治療;但同傳統(tǒng)的化療相比,靶向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相對更小。
常見靶向藥物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脫屑、腹瀉、
血壓升高、疲勞、手足部皮膚反應(手掌或足底部發(fā)紅、疼痛、腫脹或出現水皰)、惡心、嘔吐、瘙癢、食欲減退等。約30%患者耐受不佳需要減量甚至停藥,停藥后一般都能很快恢復。極少數人可能發(fā)生嚴重副作用。不過大部分不良表現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因為安慰劑治療組也有約20%患者不耐受,嚴重副作用的比例也和靶向藥物組相近。
常見(≥10%)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發(fā)熱、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體重增加、瘙癢癥、白細胞計數降低、上呼吸道感染、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皮疹、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咳嗽、疲乏和血膽紅素升高。免疫治療特異性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肺炎、腹瀉及結腸炎、肝炎、內分泌疾?。谞钕俟δ軠p退、亢進和其他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高血糖癥及1型糖尿病)、腎炎、胰腺炎、心肌炎和皮膚不良反應等。相對于靶向治療,更少比例的免疫治療患者因不耐受需要停藥。雖然比例更低,但嚴重副作用者比例相近,需要關注。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除了需要掌握好用藥指征,就是啥時候該用藥,藥物的禁忌癥(不能用藥的情況)更需要熟悉,不然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每個患者均有特殊性,具體病因、治療指征和方式請咨詢??漆t(yī)生。
歡迎收藏及轉發(fā)給有需要的親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