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頂過了!
骨折了怎么辦?許多人都知道:輕則石膏固定,重則打鋼板、打鋼釘治療??傊?,以目前的醫(yī)療水平,骨折并不是什么難治的疾病。
然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院骨科文根主任遇到了一位患者,在骨折兩年之后病情反而愈加嚴重,這是怎么回事呢?
遷延不愈的骨折,跌跌撞撞的治愈之路
62歲的姚先生于2020年9月入院,根據姚先生所述:左小腿曾于2018年因外傷導致脛骨骨折。經過治療,2019年姚先生在復查時發(fā)現,骨折的位置并沒有長好,出現了“骨不連”的情況。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姚先生便前往省級醫(yī)院繼續(xù)治療。
經過“髓內釘+鋼板”聯(lián)合治療后,姚先生的病情并沒有得到好轉。術后傷口出現紅腫,局部皮膚破潰,還形成了竇道。盡管姚先生輾轉了全國多家醫(yī)院救治,但是都沒有獲得好轉。這可愁壞了一家人。
2020年9月,姚先生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我院骨科,求診于文根主任。經過細致的檢查,文主任發(fā)現姚先生的小腿留下了陳舊了手術瘢痕,竇道里還有膿性滲出。細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滲出液中為多重耐藥表皮葡萄球菌。最終,文主任以“左脛骨骨髓炎”將患者收治入院。
入院后,文主任先為患者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取出內固定,并使用骨水泥填塞,最后石膏固定治療。
大約一個多月之后,姚先生的傷口恢復良好。于是,11月22日再次回到我院,將骨水泥取出,接受植骨治療,術后骨愈合。
新方式、新想法,保住完整肢體
其實,開放性骨折的術后感染率較高,所以類似于姚先生這樣的病例在臨床中并不少見。如果沒能及時治療,那么局部皮膚和軟組織、肌肉、以及骨骼關節(jié)均有可能受其影響,導致肢體無法發(fā)揮正常功能,影響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
文主任介紹,在為姚先生清創(chuàng)的過程中,局部皮膚瘢痕化,骨端周圍軟組織充填,局部部分組織壞死。為了保留盡可能多的組織,在傷口徹底清創(chuàng)后,骨缺損部位選擇了骨水泥進行填塞,促進誘導膜的形成。
由于姚先生的病程較長,多次手術,傷口周圍廣泛瘢痕,局部形成竇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骨缺損和骨髓炎,影響了正?;顒樱绻∏槔^續(xù)延誤下去,甚至需要截肢。為了增強局部組織的抗感染能力,降低了傳統(tǒng)手術中假體周圍感染的風險,文主任認為,需要盡快修復竇道缺損,幫助骨骼及肌肉組織生長,這是是影響本次治療結果的主要因素。也只有盡快修復正常組織,才有機會選擇植骨的方式,提高保肢的可能性。
對于常用的保肢手術,如果存在復合組織缺損,則需要結合多種技術,缺失的組織越多,重建的難度就越大。
思考再三,文主任分階段使用骨水泥墊片防止竇道感染,此外,骨水泥間隔物還可以為假體的二次植入創(chuàng)造和保留空間。在二次治療時,文主任團隊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了骨假體的個性化定制,以此實現保肢以及保留運動功能的目的。皮瓣和定制假體的結合,以及這種情況下分期手術的想法,為大規(guī)模復合組織缺損提供了新的選擇。
過去,考慮到骨折后傷口遷延不愈,以及嚴重燒傷、創(chuàng)傷后周圍軟組織愈合能力差的情況,植入手術可能具有很大的感染風險。而現在,通過結合傳統(tǒng)修復和重建醫(yī)學工程技術,醫(yī)者可以更加精確、便捷的為患者進行保肢,盡量減小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這是醫(yī)療行業(yè)與顯微外科相結合后的有效臨床轉化,也希望這一技術能夠造福更多的患者。
提示x
您已經頂過了!
版權所有:杭州微醫(y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衛(wèi)(03)網審[2014]015號 (浙)-經營性-2014-0022